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我国电力需求与经济转型特征分析

2025-07-15

数据:

– “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

– 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1.2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长8.0%

– 互联网和相关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9.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74.3%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1.8%

线索:

根据本报告,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密切相关,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兴起。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服务业的用电增长。这意味着在未来,参与高端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充换电服务行业的企业可能会迎来更多投资机会,但也伴随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平衡的风险,尤其是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面临能源短缺的挑战。

正文:

最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了《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的新闻发布会。根据统计数据,自“十四五”以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速,反映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特征。在发布会上,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指出,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约1.2,这一系数说明了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电力弹性系数与产业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能源绿色转型都有密切联系。

侯文捷进一步分析了用电增长的原因。近年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及产业升级的战略下,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高端装备等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快速扩张,其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量很大,形成了新的用电增长动力。具体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4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量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年均增幅达8.0%。

数字经济作为新兴服务业也正在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支撑这一经济形态的核心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需消耗大量电力,推动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从2018年至2024年,互联网及相关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9.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相关服务业带来了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快速上升,进而带动了批发和零售业的用电增长。从2018年至2024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74.3%,推高了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的年均增幅至11.8%。

侯文捷表示,能源的绿色转型加速了电气化的进程。在“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逐步降低,在“十四五”前四年累计降低了11.6%。与此同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电能替代不断深入,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的比重上升,使得我国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持续提升,导致单位GDP的电耗总体有所上升。

发布时间:

None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1.3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