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积极展现

2025-07-14

数据: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创近5年同期新高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置换债券累计发行超2.1万亿元和1.7万亿元

– 截至6月末,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

– 今年前5个月广义财政收入约为11.2万亿元,同比下降

– 广义财政支出规模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

– 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近5.5万亿元

– 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明显提速

– 尚有超2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额度与74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待发行

线索:

财政政策的积极推进为投资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在债券市场和公用事业领域。地方政府债券的高发行量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相关行业的企业可能受益。然而,公共财政收入下降可能预示着某些行业的增速放缓,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仍有待观察,可能导致一些投资风险应关注。

正文:

今年前五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置换债券相继发行,累计达到超过2.1万亿元和1.7万亿元的规模。截至6月末,2025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为稳增长、惠民生并防范风险,政府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并优化支出结构。

尽管公共财政收入的进度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且受制于土地出让金低迷等因素,广义财政收入前五个月达到了约11.2万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这并未影响到支出端的加力,广义财政支出在前五个月大幅扩展至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这表明财政政策在上半年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

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方面,上半年的累计发行规模接近5.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政府的财政逆周期调节工具,已在上半年发挥了积极作用,并通过配合预算内投资等方法支持了多重项目的建设,促进了社会投资的增加。

专项债券的资金投向逐渐多元化,不仅继续支持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还积极参与到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改善土地供求关系以及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等方面。已有10个省份发行了用于土地收储的新专项债券,金额达1924.9亿元,以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扩内需方面,财政资金向民生保障和促进消费领域倾斜,通过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来拉动经济。今年前五个月,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均保持同比增长,而民生类支出的增长显著高于基建类支出。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国补”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撑,促进了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在政府防范风险的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举措以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相关专项债券的发行已在近九成的进度完成,释放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空间。财政部在下半年的工作重心将继续集中在稳增长和扩内需的安排上,确保可用财力充分支持这些目标。

“从补充财力的角度看,下半年增量财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支持,仍有必要出台政策,”相关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构建与转型,资源的重新整合与优化将成为关键。

今后政策的实施将继续集中于关键民生领域,例如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尤其是在居民需求不断增长的区域。通过适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高效与合理,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

发布时间: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1.3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