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黄奇帆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低至5%,三千万辆汽车的总利润不及丰田的九百万辆。2024年,中国前七大车企总利润约800亿人民币,丰田则高达2374亿人民币。专家分析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5.7%下降至2025年的3.9%。丰田的单车利润约为13万元,是中国品牌的七倍以上。
线索:
从黄奇帆的观点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上存在明显的利润劣势。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问题,短期内需解决这些挑战,同时需在长期内提高技术与品牌的附加值。未来,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可能在于针对高端市场或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领域。尽管存在利润低下的现状,出口市场的单车利润水平相对较高,表明市场调整和优化空间。
正文: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现任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近日表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过低。今年截至6月,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值利润率仅为5%,三千万辆汽车的销售利润不及日本丰田汽车的九百万辆。根据数据,中国前七大车企在2024年的净利润总和约为800亿人民币,而丰田在2024财年的净利润则高达2374亿人民币,是中方的三倍。此外,预计2025财年丰田的利润将达到2377亿,而中国19家上市车企总利润仅850亿。这表明中国3000多万辆汽车的整体利润确实不及丰田900多万辆汽车的利润。
行业专家指出,从2022年的5.7%下降至2025年的3.9%,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持续下滑,形成了“增量不增利”的困境,因此每辆车的利润仅有8000元,而出口的单车利润则可达到3万元。丰田凭借其全球布局和高端市场的把控维持了较高的利润,其单车利润约为13万元,是中国品牌的七倍以上。即使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其依然能够通过北美和东南亚等市场维持盈利。
在技术管理层面,丰田的付款周期仅为54天,而中国汽车企业的付款周期普遍达170到275天。这一供应链效率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大而不强”的转型期,短期需要解决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长期则需要培育技术溢价能力。只有当中国车企能够像丰田一样,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时,利润困境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发布时间:
None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