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中国省份人口减少问题分析

2025-07-14

数据:

中国在2021年达到总人口峰值14.126亿,2022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三分之二的省份人口流失加速。2024年有20个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下降,其中山东减少了43万人,是降幅最大省份。

线索:

随着人口流失加剧,特定省份和城市成为吸引力中心, 比如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投资机会集中在年轻人流入地区及快速发展的产业,如新能源和大数据等。而在部分中西部和传统人口大省的城市,生存和就业难题依然存在,带来潜在的社会风险。

正文:

中国目前正经历严峻的人口流失现象,尤其是北方及中西部的部分省份。据统计,2021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4.126亿后,2022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自然增长由正转负。如今,三分之二的省份面临常住人口流失的困境,即每年夏季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不愿返回老家,选择前往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

在2024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20个地方常住人口减少,3个保持不变,仅8个保持增长。增长省份如广东、浙江和福建表现突出,而山东则因常住人口减少43万成为降幅最大省份,传统人口大省像河南和湖南也面临同样的减员挑战。

过去十几年,中国一些省份人口流失逐渐加剧,尤其是东北地区。自2020年后,许多区域均遭遇人口外流。在常住人口仍在增长的省份,增速也显著放缓。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口流动出现“原地化”趋势,即人们的流动多集中在省内。随着经济活跃省份的吸引力增强,例如浙江的各地市普遍人口增长,而相对贫困省份则多趋向省会城市作为唯一选择。

例如,在湖南省,长沙的常住人口增加显著,而其他市州则面临大幅度人口减少的局面,显示出省会几乎成了人口流入的唯一港湾。这种情况在东北和部分西部省份同样存在。

与此同时,部分中西部省份如安徽和贵州,由于新兴产业的崛起,人口流动趋势发生了变化。安徽凭借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贵州则因其数据中心建设吸引了更多人才。然而即使在这些逆袭的省份中,仍面临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难题。

发布时间:

无发布时间信息。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1.3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