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9. 汽车 » 电动车企

艾睿铂报告:10-15个品牌将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生存

2025-07-08

数据:

中国正在经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合,将导致仅有10%-15%的汽车公司实现财务可持续,预计到2030年,这些公司将占据76%的市场份额,年均销量达到102万辆。此外,预计到2030年,中国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尤其在欧洲。

线索: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改变将引发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那些具备高效运营、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此外,随着部分企业可能退出市场,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整合带来的品牌价值变化及相关收购机会。同时,若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影响,相关汽车供应链的重新配置也将成为重要风险因素。

正文:

根据艾睿铂发布的《2025全球汽车展望报告》,当前中国市场上有129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预计到2030年只有10-15个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反映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整合潮将迫使许多品牌合并或退出市场,预计存活下来的品牌将占据76%的市场份额,年均销量可能达到102万辆。

艾睿铂的汽车业务主管斯蒂芬·戴尔表示,尽管中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政府通常会支持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的品牌,使得整合进程变得相对较慢。为了提高技术和成本效率,尽管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已在2024年降至50%,仍有少数品牌如比亚迪和理想汽车实现了盈利。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价格战及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报告,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新车产品开发的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开发周期从五年缩短至约八个月,验证成本降低20%,整体成本降低30%,这将帮助他们在市场上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以增强竞争力。

展望未来,到2030年,生存下来的中国品牌将通过本土化生产等手段,更快速地占领海外市场,其中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车企预计将新增80万辆的欧洲产能,然而,欧洲本土车企将减少40万辆的产能。

此外,中国品牌在新车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加速向海外市场扩张,主要依托较低的国际竞争成本、本土化生产策略,以及针对年轻消费者智能科技需求的精准捕捉。这种出口扩张将重新塑造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但是,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车企海外布局的速度可能会受到抑制,并且预计到2026年将面临约30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压力,在此背景下,更多美国汽车供应链可能会选择从中国迁出以降低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品牌在销量上持续增长,并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全球ADAS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场份额将飙升至45%。这表明,尽管战争仍在持续,中国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仍不容小觑,具备从原材料到整车装配优势的全产业链能力也为其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

2025-07-07 14:51:5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49.8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