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百强榜投资金额同比增长42%。拿地金额超百亿的房企有11家,其中9家超过200亿。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总量的73%。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2%。上半年新增土地价值5968亿元,同比增长42%。
线索:
行业分化加剧,超过六成房企未重启拿地,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热度高,而整体市场参与度下降。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调整周期,资金雄厚的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而多数房企将投资策略保持审慎。
正文: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积极性显著恢复,根据CRIC发布的数据,投资百强房企的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有11家房企的拿地金额超过百亿,其中9家房企的金额更是突破了200亿。中海地产与保利发展是其中的佼佼者,两者的拿地金额均超过500亿,年比年增长幅度达到翻倍。大部分投资仍然集中在头部企业,前10名房企的新增货值占据了整体百强企业新增货值的73%。
土地市场方面,自2025年以来,市场持续控制供应,土地成交面积已经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根据6月的数据显示,全国300城市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了45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但土地成交金额达到了1573亿元,同比增长22%,显示出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需求依然强劲。政策引导下,上半年土地拍卖的平均溢价率显著提升,达到了9.2%。一些重点城市如上海、杭州和成都的优质地块受到了广泛关注,三四线城市也有表现突出的地块。
在投资方面,上半年有11家房企再次超越百亿,拿地金额突破200亿的有9家,较去年多出4家。前10大销售房企同样表现出色,拿地金额均实现正增长,特别是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他们的拿地金额分别达到了506.1亿元和502.2亿元,增长显著。此外,6月央国企仍然主导市场,拿地金额均在80亿元以上,民企如滨江和邦泰在重点城市也有斩获。
上半年销售百强的拿地集中度高,销售TOP10企业的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的73%,这一比例较去年增长了10%。而值得注意的是,仍有64%的销售百强企业未进行土地投资,市场参与度下降,显示出市场的整体疲软。
在当前的调整周期中,多数房企将稳健经营作为首要目标,强调销售回款与现金流的安全。未来市场的格局可能进一步分化,资金能够强大的央国企将持续主导土地市场,而小部分财务稳健的民企或将有限参与竞拍。
发布时间: 2025-07-03 10:28:32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