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当前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为31万亿元,较5月无较大变动,显示出市场韧性,但2024年6月理财规模较5月降幅为6402亿元。
线索:
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面临季末回表压力与估值整改的双重挑战,存款搬家效应推动理财规模相对稳定,但未来产品波动可能增加。降息周期促使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理财公司需创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正文:
在季末回表压力和估值整改的双重考验下,银行理财市场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目前,净值型理财的存续规模稳住在31万亿元,较5月的规模变化不大,使市场对半年末“缩水”的担忧有所缓解。华西证券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的理财规模相比5月下降6402亿元,虽然此降幅不及2020年以来同期,但仍有明显的下降。
业内对市场判断存在分歧,有人认为二季度末是典型的回表淡季,而有些分析人士持保留态度,认为需等到最后一天的数据。降息周期和“存款搬家”是支撑理财规模的重要因素。自5月以来,银行密集下架3年以上的大额存单,存款利率低位运行,使得居民储蓄流向了理财市场。此外,理财机构也采取了缩短久期及推出分红产品等措施来应对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在理财估值整改方面,多家理财公司已将相关资产的仓位压降至监管要求的水平,整体整改的压力较小。预计随着下半年降息周期的延续,理财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但理财产品的波动性将在所难免。
理财公司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为了做好“存款替代”,公司们应致力于产品创新和策略优化。一方面,理财公司应采取缩短债券久期的策略,另一方面,需控制杠杆水平与优化投资标的。此外,过去依靠低评级信用债获取的高收益模式可能难以为继,未来将出现更为真实和透明的收益。
为了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和收益稳定性的双重需求,不少理财公司正推出分红型理财产品。如招银理财发布的按月分红产品,以及中银理财的养老理财产品都体现了这一趋势。这种策略能够吸引长期资金流入,进一步增强理财产品的竞争能力。
理财机构的资产配置也在向多元化发展,探索黄金、期权等另类资产的结合,力求通过不同资产的组合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发布时间:
2025-06-28 21:02:34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