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外宏观

港交所CEO呼吁内地香港互补发展以增强市场韧性

2025-06-20

数据:

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今年香港IPO募资已超过760亿港元,全球IPO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线索:

当前香港股市IPO市场活跃,但也存在资本结构调整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与港交所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以及市场基础设施的升级对长期发展的影响。

正文:

港股的繁荣得益于过去多年的改革。今年,港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和二级市场交易都非常活跃,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其中,港交所的改革以及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的崛起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动力。

在2025年的陆家嘴论坛上,港交所CEO陈翊庭提到,目前有超过160家企业在香港排队等待上市,仅在5月份就有40多家公司递交了上市申请。她强调,当前港股的繁荣与多年的持续改革密切相关。香港作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必须推动内地与香港交易所之间的错位发展与优势互补,以共同提升资本市场体系。

截至5月底,香港今年的IPO募资超过760亿港元,约合97亿美元,这一金额是2024年同期的七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国际投行预计,2025年香港的IPO总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陈翊庭指出,在全球经济变革的背景下,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应促进合作而非竞争。香港的交易所和上交所(特别是科创板)应该实现互补,而不应形成零和博弈。港交所能够发挥全球窗口的作用,与A股形成互补,更能吸引国际投资者重回中概股。

例如,当前香港的IPO表现强劲,主要因为国际投资者对中概股的重新关注。此外,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多样化,包括全球化战略与融资便利性的考虑。

在谈到交易所的发展时,陈翊庭提到“人、货、场”的分析框架。交易所需要关注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灵活应对,加强服务。港交所自2018年以来的各项改革,大大提升了其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等企业。

目前,香港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增长空间依然巨大。尽管外资在中国股债市场的参与度仍低,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日益上升,为外资资金流入提供了良机。

进一步地,陈翊庭强调要完善金融市场的产品线,不仅要有股票和债券,还要涵盖大宗商品和其他工具。此外,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正在筹备中的人民币国债期货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

在提升投资者交易体验方面,港交所推出了人民币柜台交易机制,加强技术系统投资,确保与全球技术深度接轨,从而提升市场基础设施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现代投资者的需求。

发布时间:

2025-06-19 14:10:19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4.3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