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2024年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行业利润下降45.52%至230.87亿元。信托公司面临新旧盈利点的困境和风险压力,行业盈利模式转型迫在眉睫,存量风险高企。
线索:
信托行业的转型面临巨大压力,当前存在盈利模式转变和存量业务风险的双重挑战。随着政策监管加强,一些信托公司出现财务不稳,流动性风险凸显,投资者需对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保持警觉。及时化解存量风险和提升权益资产投资能力是行业复兴的关键。
正文:
信托行业当前面临新旧盈利模式转型的挑战,许多信托公司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同时还需要妥善应对存量业务的风险。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已达到29.56万亿元,较去年增长了23.58%。然而,尽管去年行业经营收入增长了8.89%,利润却暴跌45.52%,降至230.87亿元,显示出行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
自2017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6.25万亿元的高峰以来,行业经历了强监管下的重大变化,资产规模在四年内缩水了6万多亿元。尽管近年来资产规模有所上升,但盈利模式已与过去大相径庭。信托行业正逐步从以融资和资产管理为主的模式,转向资产服务信托,这种模式尽管有助于回归行业本源,但其低回报特性也使得行业高盈利的局面难以重现。
行业的转型目标在于实现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及公益慈善信托的均衡发展,但目前不少信托公司仍面临挑战,既有新旧盈利增长点的缺失,又有存量业务的风险亟待解决。专家指出,行业利润的减少可能会抑制长期发展动力,信托公司需保持高度警觉。
行业的淘汰与激烈竞争信号逐渐显现,随着流动性风险与经营管理问题的暴露,越来越多信托公司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亏损的机构也在不断增加。自2023年起,如新华信托和四川信托等公司相继进入破产程序,部分遭遇风险的信托公司则已被托管。
为了实现行业的转型与复兴,信托公司需吸取过往教训,加强风险控制与合规发展。当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面临调整时,信托行业需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稳定的盈利及风险控制能力,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及投资者权益的保障。
信托公司须打破刚兑的思维模式,积极化解存量业务风险,利用信托制度的优势盘活资产,避免完全依赖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此外,提升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能力,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是信托公司亟需解决的短板。同时,信托公司还需协助推动政策的完善,以优化参与资本市场的法律环境,促进长期资金入市,从而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总之,在当前存量风险依然居高不下、配套制度待完善、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下,中国信托行业亟需摆脱传统业务的制约,重新定义盈利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虽漫长但必不可少,信托行业的未来取决于其生存与转型能力。
发布时间: 2025-06-09 11:21:31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