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2. 金融 » 金融科技

中国创投行业变革: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2025-06-09

数据:

– 中国创投行业于2018年进入阵痛期,融资谨慎,2018年披露投融资事件9609起,为自2015年以来首次少于一万起。

– 2025年国家将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预计撬动近万亿元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多个战略产业。

– 合肥、杭州、深圳三地的创新发展路径各具特色,合肥专注于“产投联动”,杭州着重“协同生态”,而深圳吸引资本通过市场化机制最大化。

线索:

– 投资机会:国家引导基金的设立及国资参与将为相关领域的创新企业提供长周期的资本支持。

– 投资风险:创投行业的转型可能面临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博弈,资本需适应政策变化,同时应承担较高的技术风险。

正文:

在当前的资本寒冬中,我们可以洞察未来市场回暖的可能。回顾中国三十余年的创业投资历程,尽管成功案例频繁被提及,但失败经验的珍贵教训常被忽略。自2018年以来,创投行业已显现出阵痛,面对共享单车的倒闭与P2P金融风险蔓延,创投融资的审慎程度持续提升。

2018年中国创投市场共披露的投融资事件为9609起,已是自2015年后首次未能突破一万起。低谷不是偶然形成的,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资本偏好短期利益,导致了大量创新企业的“断粮”。然而,自2024年起,复杂的国际背景推动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从“短期逐利”向“长期价值创造”的行业变革已然开启。

以2025年两会期间的宣布为转折点,我国将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核心理念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以“母子基金”为运作模式,预计撬动将近万亿元的社会资本,重点投身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领域。该基金计划的超长存续期,即20年,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极大的融资潜力,有望有效破解当下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难题。

同时,国有资本在创新投资中逐渐展示出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5月底,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其重点领域包括新材料与高端制造,其长周期设计旨在平衡技术开发的长期性与市场短期逐利性。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国资已成为创投市场的重要力量。

此外,在创投生态的转型中,不同地方政府展现出各自特色的发展模式。合肥强调产业投资,杭州侧重生态协同,深圳则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配置。合肥的成功案例表明,通过精准投资撬动产业聚集的模式在收入上获得了显著的成功;杭州的四大创新方法论则支持了科技企业的发展,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和人才引进,加速了创新生态的形成;而深圳的国有资本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成为推动创新与资源配置的典范。

最后,民营资本也在反思传统的创投模式,逐渐抛弃“对赌协议”并寻求价值深耕的策略。同时,建立以长期成长为目标的投资理念,将助力行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提升。

面对未来,创投行业的变革对资本的运作模式和投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中,当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融入创新体系,将有助于资本成为真正的助推器,为科技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布时间: 2025-06-06 08:46:41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3.0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