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进入5月,中药饮片集采落地进程加速,约10个省份开始落实中药饮片集采的中标结果,行业正式迈入“集采时代”。中标企业普遍对业绩乐观,部分企业因订单爆满放弃展会,预计集采将对中药材产业链带来巨大冲击。
线索:
中药饮片集采的落地将影响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可能受到洗牌影响。从种植到流通再到饮片行业,不同的竞争格局可能浮现。中标企业中一些业绩乐观,但也需警惕市场的潜在风险,如产品质量和供货效率的影响。此外,主要中药饮片企业的集中度提升,可能导致小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正文:
进入5月,中药饮片集采的进程加速,已有约10个省份开始落实第一次全国中药饮片集采的中标结果,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集采时代”。多家中药饮片企业反馈,中标企业订单增长显著,部分企业由于人手紧张甚至放弃参加“第二十七届国际药材节”,其管理层对今年经营目标普遍提高。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集采将对整个中药材产业链带来深远的变革,从种植到流通再到饮片行业都将经历洗牌。
在集采政策推进下,一些企业迎来了订单高峰。例如,河北万东药业的安经理表示,公司中标9个品种,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至20%,预计全年营收将同比增长。安国顺全则中标17个省份,销售经理称公司业绩乐观,预计年内销售收入能增长50%至100%。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中药饮片的集采订单预计在10月放量,企业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不过,张津瑞表示,中标只是进入市场的门票,实际业务量还要看供货效率、产品质量等多个因素。此外,医院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倾向于长期合作的企业或在本地有优势的企业。中标企业通常也表现出在所在地的优势,比如上市公司的中标数量较高。
整体来看,中标的中药饮片开始替代医院以往的采购模式。张津瑞提到,虽然部分医院因医保报销规则退回非集采单位的库存,但这一情况并不普遍。
从成本来看,中标企业的毛利率预期超出之前预期。与去年集采时许多企业报价接近成本价不同,今年的中药材原料价格持续回落,为中标企业的盈利提供了空间。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自2024年7月以来,中药材价格显著下跌,这对中标企业的毛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约2300家中药饮片生产资质的企业中,最终中标的约为600家。张津瑞认为,参考化学药集采发展,未来医疗机构可能会优先选用中标产品,这将加速行业集中化趋势。尽管小型饮片企业不是没有生存机会,但大型饮片厂凭借其优势,可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部分产地的企业会借助集采政策扩大市场,因为集采政策重视原材料的产地及加工新鲜度,使单一品种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药饮片集采的规模将持续扩张,留给非中标企业的空间会愈来愈小,未来集采的饮片品种数量可能将达到200至300个,常用饮片品种大概率将全部纳入集采范围。
随着全国追溯体系的建立,对原材料道地性的重视正在提升。部分上市公司也在顺应政策加速布局,云南白药等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相关研究。与此同时,像安国、亳州、玉林等传统中药材市场,流转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一些药商计划在保留现有店面的同时向产地布局新的店面。
发布时间:
2025-06-03 11:48:5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