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全球核电装机容量计划到2050年翻三倍,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总数达到102台,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线索:
核电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各国纷纷加大核电建设力度,中国在核电技术与产能上具备优势,可能带来相关企业股价提升的机会,同时需关注资本市场对核电的重视程度及市场的预期差。
正文:
全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核电产能大跃进。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核反应堆的发电量将达到新高,而正在建设的核电新装机容量也处于过去30年的最高水平。2023年12月,22个国家在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了《全球三倍核能宣言》,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翻三倍,目前已有31个国家加入。
中国在核电发展上有显著成就。今年4月,国常会核准了10台核电机组,这是自2019年重启核电以来的持续增长。法国的核电政策也发生了逆转,计划在2050年前新建6-14座反应堆。美国特朗普政府最近也提出促进10座大型反应堆建设的目标。日本的核电政策也在逐步放松,计划到2030年重启27座反应堆。全球范围内,核电正在迎来复苏,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扩展其核电规模。
中国在核电产业方面也在逐渐崛起。到2024年,中国的核电机组数量已达102台,成为全球第一。相较于过去,中国不仅实现了核电设备的国产替代,还开始向其他国家输出核电技术。
中国核电的自主技术正在领先,\”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成功投产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真正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性优势也相对明显,按照成本计算,中国的核电建设费用远低于法国。
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核电是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全球面临清洁能源压力的背景下。尽管核电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资本市场对核电的关注不足,相关企业股价仍未反映其成长性。以中国核电为例,尽管近几年公司估值有所上升,但股价仍未达到其潜在价值。
根据预测,到2060年中国需要建设40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显示未来核电市场的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核电产业的扶持与发展,不仅能提升国内市场,也会带动相关设备和材料公司的增长。
中国的核电产业链覆盖面广,包含多个领域的大型企业,从核材料到设备制造,未来将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
发布时间:
2025-05-29 11:06:14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