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2. 金融 » 商业银行

区域银行股表现突出高股息吸引力上升

2025-05-26

数据:

截至5月2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70%的银行股息率超过4%;部分银行股息率超过8%;银行板块年初以来涨幅达7.66%。

线索:

国内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推动投资者将资金从储蓄转向银行股,特别是区域银行表现突出。高股息策略将继续驱动银行股上涨,但长远来看,息差和资产质量仍是关键因素。

正文:

国内存款利率近年来不断下调,尤其是一年期定期存款率已跌破1%,使得传统储蓄的吸引力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开始讨论“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截至5月2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31家银行在过去12个月的股息率超过4%。其中,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股息率甚至突破8%。与此同时,国有银行的股息率也在6.2%到6.5%之间,均超过存款和国债的收益。

这种收益差距造成了“替代效应”。例如,将100万元存入银行根据1%的利率仅可获得1万元的年利息,而投资于股息率为5.8%的银行股,年分红可达5.8万元且无须缴纳利息税。如果加上股价的增值,收益差距更大。得益于这样的投资逻辑,今年银行股表现强劲,涨幅达到7.66%,大幅超出沪深300指数的-1.34%。

同时,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关注度上升。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在银行股的持仓比例已达27.2%,较2023年底提高了4.3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新高。从持股数量和市值来看,保险资金的银行股持股数量为278.21亿股,总市值高达2657.8亿元。而公募基金对此也加紧筹措,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从1.2%提升到2.5%。

然而,区域银行的表现更为突出。截至5月23日,青岛银行和渝农商行的涨幅分列前两位,区域银行中涨幅排名前十的占据六成。这显示出市场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信心,因其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国有银行收入同比下降,而区域银行则表现回暖,彰显他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过,虽然短期内高股息策略仍将推动银行股上涨,但中长期来看,息差水平和资产质量依然是决定银行表现的关键。专家们认为,尽管当前面临降息压力,但若长期存款比例下降,有望降低负债成本,进而维护银行的净息差。因此,投资者应关注具备稳定且较高股息率的银行股。

发布时间:

2025年5月25日 20:30:16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8 W

文章

37.2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