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预计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未能制止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发展,并导致美国公司遭受数十亿美元损失。
线索:
美国的出口管制对中国的芯片自研进程并未产生预期效果,反而刺激了中国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者需关注中美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的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与风险,尤其是在未来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
正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5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同时他指出,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是“失败的”,并未能阻碍中国在芯片自主领域的进步,反而使美国公司遭受巨额损失。
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提到,由于美国拜登政府发布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美国对中国的高级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实施了严格管制。这一规则的实施导致美国无法向中国出口尖端的人工智能芯片。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在5月13日已经废除了这一规则,黄仁勋表示,这表明了技术的提供者并非仅限于美国公司。
他提到,尽管美国实施了出口限制,中国的芯片自主研发仍在持续,并强调中国的科研力量正在迅速增长。黄仁勋指出,从前任总统拜登执政以来,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95%下降到50%,这反映出中美之间竞争的加剧。
他还分享了公司面临的经济压力,估计在特朗普政府限制H20人工智能芯片向中国出口后,英伟达将承担高达55亿美元的费用,并预计与H20相关的收入损失将达到约150亿美元。
目前,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比例日益上升,尤其是在美国限制技术转移的情况下,许多专家选择转向本土技术研发。这使得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和其他科技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技术竞争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不稳定。中方对这些措施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些行为侵犯了其他国家发展的权利,并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5-21 09:45:18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