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5年5月13日起,爱奇艺开放院线新片分账合作模式,新片上映后可选择分账模式与爱奇艺上线,分账收益与观看时长挂钩,分账周期180天。
线索:
该分账模式可以为院线电影提供新的网络发行增收途径,同时帮助爱奇艺降低电影版权采购成本,但对于片方的收益是否可观以及对院线影院的影响需要仔细分析。潜在的投资机会在于中小项目或票房较低的影片,可能借助此新模式获得更高收益;风险则在于观众偏好的变化和市场的竞争压力。
正文:
从2025年5月13日起,爱奇艺开始对院线新片推出分账合作模式。任何在上映首日到上线首播窗口期不超过90天的院线新片都可以选择此模式。采用分账模式后,片方能够选择独家或非独家合作,而独家影片的分账收益则与会员有效观看时长相关,收入标准为1元至3元每小时,非独家影片分账单价为1元每小时,分账周期为180天。
这种分账模式为院线电影提供了除流媒版权买断之外的另一种网络发行增收渠道,同时增加了爱奇艺的院线内容储备,并帮助其降低电影版权的采购成本,分担风险。但片方需要评估这样做是否划算,同时院线影院可能会受到冲击。
目前,国内院线电影的流媒体版权采购模式主要分为一口价买断与阶梯保底采购模式。一口价买断较为简单易懂,而阶梯保底则涉及对赌,平台按预估票房提供保底报价,最终根据实际票房调整结算金额。
对于1亿票房及以下的影片,流媒体版权采购费用一般为票房的10%,而超出部分则是每亿票房4%。例如一部票房为2亿的保底影片,流媒采购金额为1400万。如果票房超过2亿,平台需按比例补全超出部分;如果票房低于2亿,则平台可能会亏损。
尽管片方在卖出流媒体版权前会比较多个平台的报价,但此次新发布的分账合作模式是否值得考虑还需权衡。根据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分账标准实施以来,爱奇艺独播网络电影表现最好的几部影片的收益反映了分账模式的潜力。
总体来看,对于票房在1亿以上的大片来说,原有的保底买断制会带来更高收益;但1亿到5亿票房的影片通过分账合作可能带来相对平衡的收益。对于票房不足1亿的影片,尤其是那些可能票房低于数百万的项目,分账模式能够带来意外的收益。
然而,片方需要考虑的是观众对新院线电影的偏好。高频次出现的犯罪、喜剧等类型电影更受观众青睐,而爱情和动画片可能不被长视频平台轻易接纳。建议片方在新分账模式中,优先考虑中型和低型影片。
此外,爱奇艺的这一举措等于将部分院线新片转化为网络电影,尽管为片方提供了多样的发行选择,院线影院却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变化。回忆起Netflix等平台由于打破传统窗口期而受到的反对,当前的院线反应似乎并未明显,但院线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需要重视。
相较于以往的短窗口期项目,现在的院线电影实际上已经习惯了较短的上映周期。如果爱奇艺的分账模式成功,更多项目可能会提前转向网络平台,届时院线恐怕会采取较为激烈的态度进行反制。
发布时间:
2025-05-20 08:11:16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