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7. 制造业 » 船舶制造

2025年中国新船订单量重返全球第一

2025-05-20

数据:

2025年4月,中国新船订单54艘,562万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57.8%;韩国41艘370万载重吨,市场份额38%;日本2艘37万载重吨,市场份额3.8%。截至2025年5月19日,中国手持订单3501艘3095万载重吨,韩国723艘672万载重吨。

线索:

中国船舶行业正在重回全球领先地位,但需关注美国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此外,韩国在高附加值船舶(如LNG船)领域仍具优势,中国虽然在数量上超越,但在技术与质量上需继续提升。政策利好或将带来进一步市场回暖,但亦需警惕竞争对手的反击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

正文:

在2025年4月,中国的船舶新订单量首次超越韩国,重返全球首位。根据《中国远洋航运》的统计数据,在该月中,中国共获得新船订单54艘,载重吨位达562万,全球市场份额为57.8%,再次夺得市场领导地位。相比之下,韩国的贡献为41艘370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38%;日本则仅为2艘37万载重吨,市场份额为3.8%。

中国不仅在订单总量上领先,还在质量上取得了优势。4月的平均载重吨为10.4万,而韩国为9万,足以显示两国船企在技术和建造能力上的差距。实际上,中国从2010年至2024年期间连续15年维持全球新船订单量第一,2024年市占率更是超过了70%。不过在2025年的前四个月,由于美国相关政策的影响,曾一度被韩国超越。

针对美国的301调查导致的国际造船格局变化,部分国际船东选择将订单转向韩国以规避高额港口费用,但随着4月17日美国政策的修正,针对中国船舶的限制被削减,国际船东重新青睐中国市场。二月时,中国的全球新船订购率达70%,但随后的三月,韩国反超,市占率为55%对比中国的35%,直到四月中国市场份额恢复至第一。这表明,在政策扶持下,中国船企正快速吸引国际客户。

与此同时,中国船企也在加速交付高附加值船舶。2025年4月29日,中国船厂签署了两份重大合同,手握20艘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显示出国际航运企业的强烈信心,以及对中国造船的认可。中国船舶业的优势来自于其综合性价比,具备强劲的产能和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直到2025年5月19日,中国的船舶手持订单总数为3501艘3095万载重吨,显著超出韩国的723艘672万载重吨。在具体的船型上,中国在油轮和散货船的交付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在LNG船这一领域,尽管韩国手持订单为242艘,但中国也在快速增长,预示着未来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中国船舶产业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还形成了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中心的完整产业集群,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海运量的快速增长,船舶产能的扩张愈发合理,为中国船舶业的全球地位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布时间:

2025-05-19 20:06:32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8 W

文章

34.7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