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过30%,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47%。
线索:
《政策举措》的推出将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同时也面临需加强多部门协同、提升耐心资本的投入等挑战。投资机构需关注长期价值。
正文:
2025年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该政策旨在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强国建设。政策内容详细,实际措施明确,具有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性。
金融资本对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推动科技金融是实现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强,过去五年内,高技术制造业中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获贷率已从14%上升至47%,科创票据累计发行额达8000亿元,1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也达到3万亿元。
但是,依然存在问题,例如部分投资机构过度关注短期获利,缺乏耐心资本。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方式长期倾向于安全性和盈利性高的间接融资,导致与科技型企业的高风险、长期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多部门间的协同作用尚未完全发挥,科技金融政策的合力有待加强。
此次《政策举措》的出台,旨在促进科技金融发挥更大作用。政策明确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国家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的金融服务工作;同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困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鼓励更多金融资本流向科创领域,并统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服务,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格局。此外,还计划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提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在提升服务方面,政策将建立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和推荐机制,以便金融机构精准提供支持,同时推动“创新积分制”的全国推广,优化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机构的科技型企业理解能力,从而为更多初创企业提供所需的金融支持。
综上所述,此次政策的发布有助于开启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经济和金融的结合将更为紧密,支持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目标。
发布时间:
2025-05-15 00:0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