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2. 金融 » 商业银行

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爆发性增长

2025-05-15

数据:

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量742.7亿元,同比增长190.5%;个人不良贷款成交额370.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76.7%,同比增长761%。平均转让折扣率4.1%,本金回收率为6.9%。

线索:

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的快速增长可能为相关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投资机会,同时低价转让使得风险和利润的平衡面临挑战,可能引发市场竞争加剧、收益压力上升及客户关系风险等。

正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出现显著增长,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量达到742.7亿元,同比增长190.5%,且成交面积为483亿元,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表现突出,成交额达到370.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76.7%,同比激增761%。

这一现象显示出银行在个人贷款领域的不良贷款压力正在加速上升。为了应对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和资本占用,银行开始加速转让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资产。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及释放资本,从而支持新的信贷投放。个人不良贷款市场的价格则出现“内卷”,银行以低价出售资产包,面临着利润及风险平衡的挑战。

数据显示,超过80%的A股上市银行在第一季度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或持平,但这主要得益于加强了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理力度。与此同时,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单数达128单,同比增长357%。大部分不良贷款的出让方为股份制银行,贡献了339.2亿元的总额,占市场总额的70%。

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贷款压力加大,特别是受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影响,信用风险上升。通过转让不良资产,银行能够降低风险,减轻资产负债表的压力。此外,转让不良贷款也有助于获得转让收入,从而缓解盈利压力。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的发展使得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吸引投资者,银行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转让条件,这导致转让价格的进一步降低。目前,不少银行以低于资产包价格“1折”的价格转让不良贷款。例如,江苏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转让实例显示,其起始价格远低于未偿本息总额。

进一步来看,今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和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滑趋势,这与市场供求关系及不良贷款的抵押物缺乏有关。通过打折转让不良贷款,银行能够加速不良资产出清,释放资本和降低风险加权资产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在转让不良贷款时,银行需承担中介和评估费用,可能会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此外,客户关系的中断可能带来声誉风险,银行在此过程中需妥善处理客户沟通,确保客户理解转让的必要性。

银行在转让不良贷款时需权衡价格与条件,制定合适的转让策略,必须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市场环境。同时,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以保障市场健康运作。

发布时间:

2025-05-14 20:56:2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0 W

文章

48.1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