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一季度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30.3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四川省和全国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汽车产业产量20.2万辆,增长26.8%;新能源汽车5.5万辆,增长40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
线索:
成都市经济在一季度的增长幅度和行业表现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汽车产业由于新产品引入和结构调整,显示出强劲增速,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回升也指示出投资的潜力。然而,国际政治经济要素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子信息领域的挑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正文:
2025年4月24日,成都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成都市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3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这一增速超过了四川省和全国分别0.5和0.6个百分点,并比2024年整个年度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这表明成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
在供给方面,成都的工业表现尤为突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值分别增长83.7%、25.4%、24.7%和22.7%。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的两大支柱产业,今年一季度两者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都的汽车产量曾一度位列全国十强,2017年达到133万辆,受新能源汽车变革影响,2024年降至75万辆。但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都的汽车产量达到20.2万辆,增长26.8%,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5.5万辆,增长高达409.1%。这次的增长归因于产品结构调整的效果,多款“成都造”新车型备受市场欢迎,产能得以提升。
此外,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也在回升。2025年第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成为五大先进制造业中增速最快的。尽管受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导致部分电子终端设备产量下降,但一季度的电子信息发展势头显示出恢复潜力。
从需求端来看,成都市的消费持续活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32.7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也超出四川省和全国。这一数据展现了成都在消费市场中的强劲表现,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元,稳居万亿消费城市行列。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成都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推动消费升级的目标。通过限上企业的促进,成都在通讯器材、家具等商品的销售上实现了显著增长。
发布时间:
2025-04-24 19:12:26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