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外宏观

香港迎接中概股回流 强调首选上市地

2025-04-25

数据:

近期中概股的回流趋势愈加明显,尤其是在美中关税摩擦加剧的背景下。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表示,香港将成为中概股的首选上市地。截至2025年4月,已有31家中概股实现“美+港”两地上市,市值达到5万亿元,中概股的70%已完成回流。此外,德勤报告预测未来会有更多中概股回流港股,涉及的中概股总市值预计可达1.35万亿元人民币。

线索:

企业从美国市场回流到香港的现象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市场波动的风险。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及市场反应,评估潜在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尤其是有望在港交所挂牌的优质中概股,可为低迷的市场带来活力。而可能持续出现的中美摩擦,也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

正文:

中概股回流香港的讨论近期成为市场的热议话题。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表示,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这一声明的背景是,美国近期变更的“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香港金融市场也遭受影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了可能要求中概股在美国退市的风险。

中概股回流香港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美国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香港上市,二是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三是双重主要上市。二次上市的流程较为简单,时间短且合规要求较低,而双重主要上市则需满足所有香港的上市规定,但其带来的优势是可纳入港股通。

中概股回流的趋势在最近有加速的迹象,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摩擦加剧。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5年4月间,共有31家中概股赴港上市。截至2025年4月21日,这些公司的总体市值约为5万亿元,而相比之下,387家中概股的总市值为7万亿元,意味着大约70%的中概股已完成回流,形成了港股新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最近面临关税政策的干扰,但港股市场的制度优势已被充分证实。近年来涌现的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等中概股回归,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2025年首季度,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也开始回暖。

审视A+H上市的企业,可以发现硬科技企业在赴港上市中扮演着主力军角色。为推动全球化战略和提升品牌影响力,不少企业,例如宁德时代,计划通过港股IPO拓展其国际市场。

高盛的研究表明,目前有27只中概股有可能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这些企业的总市值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而如果这些中概股成功回归,预计将为香港市场带来每日约50亿的交易额,甚至更高。

德勤的报告预计,随着进一步的中概股回流,香港交易所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将持续增强。资产质量的提升及交投活跃度的增加,可能为港股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

2025-04-24 11:11:58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7 W

文章

32.1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