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5年,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预计将达到1650亿美元,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立多个半导体制造厂,成为美国最大单笔外资投资项目。主要客户包括苹果、AMD 和英伟达。
线索:
台积电扩展显现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改变。潜在投资机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但也面对成本高企、供应链建设不足等风险。英特尔代工的崛起提供了新的制造选择,而复制“台积电模式”仍需战胜结构性障碍。
正文:
2025年,台积电的美国代工厂将正式开始量产,标志着先进芯片制造技术逐渐回归美国。这一发展将对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成效进行考验,是否能提升美国及其盟友半导体产业的自给自足能力。
在2020年,台积电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设立先进半导体制造工厂,并在2022年将投资总额增加至400亿美元,计划建设第二座晶圆厂。2024年,美国商务部及台积电宣布将提供最高66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增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能力。2025年,台积电计划在此基础上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进一步扩建并建立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外资投资项目。
目前,第一个晶圆厂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以N4工艺量产,第二座工厂预计在2028年采用N3工艺技术,而第三座工厂则计划在本十年末以更先进的2纳米工艺投入运营。虽然台积电在美国的工艺水平相较于台湾有一定滞后,但其在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和增强国家竞争力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苹果、AMD和英伟达正陆续将尖端产品转向台积电的美国工厂作为新供应链中心。苹果已完成对首批美国制造芯片的验证,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AMD计划在美国工厂生产其第五代EPYC服务器处理器,而英伟达也准备在美国制造其 AI 芯片。
在这种“本土制造”背景下,英特尔同样加速重塑自身在全球代工市场的角色,采用“系统级整合者”的模式来满足客户需求。英特尔希望通过其代工服务搭建高度适应的服务体系,通过与关键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升技术韧性。
尽管美国正大力推进半导体制造的本土化,想要复制台积电模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昂的成本、制造文化差异以及不足的半导体基础设施。当前,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制造成本明显高于台湾,劳动力及设备自台湾聘用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此外,美国在关键设备、材料等领域存在较大程度的依赖,缺乏完整的制造生态,台积电的成功尚需时间和长期的产业积累才能真正实现。
最终,虽然“美国造芯时代”的理念正在成型,但它依旧面临诸多挑战,实际实现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持续的政策支持。短期内,局部竞争力将会增强,但要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与台积电完全抗衡仍需等待。
发布时间:
2025-04-21 09:25:5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