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5年一季度上海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7.9万平方米,整体空置率22.3%;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10.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97%。深圳一季度净吸纳量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5%。
线索:
上海市场仍受到租金下降和供需失衡压力,可能影响未来投资之间的竞争格局。此外,成本驱动型需求主导将影响租赁策略,各行业的分化趋势可能带来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正文:
近日,多家商业地产机构对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办公楼租赁市场发布了报告,显示市场需求逐渐回升,其中成本驱动型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世邦魏理仕指出,上海办公楼市场在一季度共录得两个新项目交付,总计建筑面积达到13.9万平方米。尽管假期因素影响,但全市净吸纳量环比和同环比均有所提升,达到了7.9万平方米,同时空置率也微升0.2个百分点至22.3%。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主导需求,占比23%,主要来源于投资管理和银行等领域。TMT行业稳居第二,占比22%,主要受电商、通信企业扩张的推动。消费品制造业需求显著回升,占比16%,尤其是快消品和电子产品的企业活跃度较高。专业服务业占比9%,随着消费服务业的发展,教育培训和健康护理领域推动消费服务首次进入需求前六名。
仲量联行的研究指出,成本驱动型升级已成为上海市场的重要趋势。由于租金变化,租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较便宜的办公楼。2025年一季度,上海中央商务区租金环比下降2.2%,非中央商务区下降2.6%。由于甲乙级项目之间租金价差逐渐缩小,许多乙级办公楼和郊区的租户开始考虑向甲级办公楼搬迁。
在一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达10.4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1.97%。然而,市场供需失衡仍未改变,整体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戴德梁行分析指出,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塑造良好形象成为租户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些新兴区域如普陀及虹口,以优质项目和高性价比优势吸引租户入驻,交易量表现较好。
行业交易呈现分化,尽管零售贸易、专业服务、金融和TMT行业依然占据成交前列,但市场份额有所下滑。零售贸易中,食品和娱乐等品类有所增长,而服装类成绩下滑。多个服装零售品牌在优质地段和合理租金的吸引下,愿意从旧楼搬迁至新项目。
展望未来,大量新项目预计涌入市场,未来三个季度甲级写字楼供应总量将达到143万平方米,其中长宁、徐汇和浦东等核心区域供应将超过20万平方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租金持续面临压力。
在深圳一季度,办公楼市场也出现回温,净吸纳量同比上升26.5%。TMT、零售贸易和金融成为主要的需求来源,行业市场需进一步观察后续成交情况。租金调整带来办公室的续租和搬迁机会。
仲量联行指出,市场上出现新兴行业的需求,为市场注入活力,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的崛起会促进办公楼市场的新增长点。深圳某些新赛道预计将提升扩充办公空间的潜力。
发布时间:
2025-04-11 10:52:04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