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大众在2024年中国市场盈利134亿元,投资金额达到194亿元,另外投资小鹏和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已形成养活半个智驾供应链的规模。2024年合资车企年销量占有率降至34.8%。
线索:
大众在智能化转型中寻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减轻自研负担,以达到更高的性价比。然而,合资车企整体销量下滑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带来了潜在风险。此外,大众的投资重心逐渐倾斜至本土研发中心,有助于提升其智能化应用的速度与质量。
正文: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传统深厚、影响力巨大,但面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公司然而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变革。自1973年初次与中国合作以来,大众已逐步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
2020年大众智能化遭遇尴尬,ID.3车型因为软件问题延迟更新,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此后,大众的新任CEO奥利弗·布鲁姆上任并开始修正公司战略,旨在更快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2024年,其在中国市场的盈利总额达到了134亿元,同时对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战略性投资,包括194亿元对大众安徽的投资和与小鹏及地平线的合作。
在众多合作中,大众选择与小鹏和地平线等中国本土企业进行“共研”模式,其目的在于共建智能化产业链,以期在技术、成本和速度上获得竞争优势。相较于传统的自研模式,大众在智能化方面的调整明显现代化,尤其是在技术架构上,大众推出的电子电气架构“CEA”成为其拳头产品。
虽然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有所下降,但大众通过灵活的战略布局与深度合作,努力将自身从单一依赖传统燃油车的盈利模式转向高科技智能化解决方案。未来,该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多款搭载新型智能化架构与高阶智驾的车型,预计在2030年之前,所有车型的销量将达到400万辆。
这场智能化竞赛中,大众不仅仅是技术竞争,更多地是对中国本土供应链的依赖和利用。通过与当地企业的紧密合作,大众希望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
2025-04-11 17:59:36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