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较2023年末下降277亿美元,降幅1.1%。本币外债占比50%。外债负债率12.8%,债务率63.8%,偿债率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
线索:
分析指出,近年外债规模的变化和结构的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尤其在长期外债可支持实体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此外,外债风险指标保持在国际安全线内,显示出中国外债的总体安全性,有助于提升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汇率波动对外债的影响。
正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了2024年末的外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的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末减少了277亿美元,降幅为1.1%。根据币种结构来看,本币外债的比例上升至50%,较2023年末增加了3个百分点;而中长期外债占比保持稳定,为44%。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表示,外债规模的减少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汇率变动。此外,2024年外债规模在前两季度略有上升,后两季度有所下降,全年基本保持稳定。
李斌还指出,2024年末的外债负债率为12.8%,债务率为63.8%,偿债率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这些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之内,并有所改善或维持稳定。
业内人士提到,中长期外债能够较好地满足实体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从而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短期外债的增加为企业的日常流动性提供了支持。随着外债工具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展望2025年,李斌预计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他表示,预见到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适度降低,这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推进、以及宏观政策积极有为的结果,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
发布时间:
2025-03-28 00:0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