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中国餐饮业出海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去魅”,克服美国市场的单一性和创新不足。
线索:
北美市场的餐厅数量不足,竞争较为低迷,为中国餐饮品牌提供了扩展机会。随着政府对就餐消费的政策调整,餐饮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支持,特别是在社保和市场准入方面。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推动了有机及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投资者应关注这一领域的潜力和挑战。
正文: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的国际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卿永,番茄资本的创始人,专注餐饮投资领域,提出了许多见解和建议。在出海过程中,如何“去魅”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使得中国餐饮品牌能够在激烈的国外市场竞争中有效立足。
在卿永看来,美国餐饮市场虽然被视为行业的标杆,但其面临的创新能力不足及产品单一化问题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入场的机会。相较于中国每万人拥有约70家餐厅,美国的餐厅密度只有约30家,这一点形成了明显的供给不平衡,且北美市场整体盈利状况较好。
卿永建议,要鼓励中国餐饮品牌在海外市场应聘本土化,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出现的新品类以及健康食品的需求,为品牌创造了新的商机。近年来,功能性食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这类产品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同时符合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此外,卿永还提到,政府在促进餐饮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亟需优化。例如,允许餐饮企业在A股上市,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融资。同时,对于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政府也应设计更为适合蓝领群体的社保产品。
最后,全时运营模式被认为是推动餐饮盈利的重要方式,借助大范围的营业时间,可以有效分摊成本,提高整体营收。
发布时间:
2025-04-05 11:26:1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