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能源 » 电力设备

中国个别省份出现负电价现象分析

2025-04-20

数据:

负电价在个别时段为-0.2元/千瓦时,主要出现在浙江、山西、山东、广东、甘肃等地。

线索:

负电价反映了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同时也指示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局限性。如果负电价长期存在,意味着会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收益前景。投资者需关注电力市场的优化机制和调节能力的提升。

正文:

在电力市场中,虽然传统观念认为“发电收费、用电付费”,但实际上部分地区出现了负电价。以浙江为例,今年某些时段的电价达到了-0.2元/千瓦时。此外,山西、山东、广东和甘肃等地也曾出现过零电价或负电价现象,这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包括市场设计是否失灵及新能源发展是否过快导致供需失衡。

负电价的产生并不等同于发电企业遭遇了负电费。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负电价是现货市场供需动态的短期信号,电力市场的现货价格机制会在不同时间段灵活调整。同时,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会导致在需求降低时出现负电价。以浙江为例,因春节假期用电负荷大幅减少,加之天气因素,短时间内电力供过于求。

负电价在短期市场现象中是正常的,反映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不足。针对负电价的影响,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量仅占发电企业总体收益的10%内,因而对整体收益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从市场角度看,短时负电价及短时高电价的共存,可以引导电力使用合理化。在负电价情境下,煤电机组需逐步转变为兼具发电及系统调节的角色,而新能源发电厂站则需降低发电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负电价现状还引发了人们对居民电价的关注,现行电价体系下居民电费未与市场价格直接关联,短期内波动不会直接传导至居民。

随着新能源装机增速的加快,负电价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但从长远看,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调节机制,电子市场将能逐步实现动态平衡,减少负电价频次。

为应对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推动电力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实现更高效的新能源消纳和资源配置,降低电力市场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4-04 00:00:0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7 W

文章

30.2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