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3月23日,IPO在审数量为195家,同比下降67.72%;新增辅导备案项目79家,同比下降59.89%;发行上市家数共计23家,同比减少11.54%;募集资金总额139.85亿元,同比减少35.61%;IPO终止数量为47家,同比下降41.98%。
线索:
IPO市场的在审企业数量与新增辅导备案项目均显著减少,反映出市场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和实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未来在审企业数量有可能会逐步回升,市场也可能朝向新的常态化发展,但需关注政策导向及市场承受能力的变化。
正文:
IPO市场正经历重要变化。截至3月23日,IPO在审数量降至195家,相比去年同期的604家减少了67.72%,显示出市场活跃度明显降低。在新增辅导备案项目方面,今年共新增79家,同比减少59.89%。已发行上市的公司数量也有所下降,共计23家,同比减少11.54%;募集资金总额为139.85亿元,同比减少35.61%。尽管如此,IPO的终止数量减少至47家,下降幅度为41.98%,均为主动终止。
分析其原因,投行人士指出,存在四个主要因素: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审核标准的提高及检查力度的加大、宏观经济影响下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以及企业在过会后获得注册及批文的速度加快。某头部券商的负责人表示,当前的在审企业数量下降并非会持续,并预计未来在审企业数量将逐渐回升,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在审项目的分布情况中,北交所占据主导地位,数量达到93家,占比接近50%。从行业来看,重点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显示出市场对相关领域的偏好。
关于辅导备案项目,自今年初以来,新增数量每月递减,整体趋势受IPO市场调控影响显著。预计在调控政策的导向下,IPO市场正逐渐向常态化逼近。
最后,对于未来的市场发展,业内人士建议需明确板块定位,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并完善退市机制,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49:28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