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财政部表示,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线索:
预算公开的提升将增强政府透明度,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地方政府项目,同时也可能带来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因透明度提高而受到更多公众审查和舆论监督。企业可能需要应对更严格的合规要求与公众期待。
正文:
2025年3月26日,财政部宣布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将集中向社会公开。在此期间,财政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公开率达到了100%,而省、市、县级部门的预算公开率也超过了99%。这一成就得益于财政部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要求他们切实履行预算公开的主体责任,以确保所有应公开的信息均得以公开。
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各省级政府积极推进预算公开,财政部特别设立了“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集成展示各省的预算信息。此外,在各级部门的协调努力之下,地方预算公开机制日渐成熟,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的财务透明。
财政部的负责人补充说,近年来,中央政府的预算公开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自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政府预算以来,包括财政收支表和转移支付预算等众多信息,公开范围逐步扩大到各类政府预算。2025年,计划公开的包括中央政府的四种预算和48个转移支付项目的分地区情况,确保预算信息的全面性。
各部门的预算公开工作日趋规范,不仅包括初步的财政收支状况,还逐渐深入到绩效目标方面,自2017年开始公开项目绩效目标的数量大幅上升,2024年已达到796个,预计2025年将继续增长。
发布时间:
2025-03-26 00:0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