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亚洲货物贸易总额达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34.9%;货物出口总额6.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7%。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592.7亿元,同比增长11.3%。人民币国际化,2024年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30.5%,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增长27%达1.62万亿元。
线索:
文章表明,尽管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亚洲货物贸易仍展现出增长潜力。中国及东盟经济体被视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市场,投资者需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扩展和亚洲内部一体化所带来的新机会。同时,全球多元化与贸易格局变化可能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这可能带来人民币资产需求增加的机会,但需警惕地方市场的政策动向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能够支持这一增长。
正文:
亚洲地区的经贸往来在全球贸易呈现一定保护主义倾向的背景下日益密切。根据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亚洲对外货物贸易增势逐步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总额达12.7万亿美元,同比增4.1%,占全球货物贸易的34.9%。同时,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都创下历史新高。
在全球外资流入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亚洲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依然保持增长。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592.7亿元,同比增11.3%。这表明,中国及东盟仍是对外资吸引力最强的经济体。
报告同时分析了贸易依存度,发现2023年亚洲经济体对区域内贸易的依存度达56.3%,东盟和中国在其中的中心地位稳固。从服务贸易来看,亚太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加深,数字服务以及专业服务的快速发展显现出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潜力。
金中夏认为,随着亚洲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密切,将提升对人民币的需求,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他指出,如果中国在亚太市场的份额持续增加,人民币在该地区的使用需求也将上升。近期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结算占比已达30.5%。渣打银行的报告还显示,人民币离岸债券和存单发行量显著增长,这为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价值链方面,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强化,亚洲仍是全球中间品贸易的核心之一,2023年亚洲在这一领域占比达41.17%。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世界对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金中夏强调,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有效的支付结算生态,还需有足够的可供国际投资者投资的人民币资产。此外,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在全球的覆盖程度,也将是人民币未来国际化的重要条件。面向未来,创造更多人民币资产投资途径将吸引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推动其国际化进程。
发布时间:
2025-03-27 19:24:0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