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全球首款“土豆米”上市,定价为66元2盒,保留90%营养,蛋白质提高27%,首批产品针对高血糖和养生人群。
线索:
“土豆米”生产线的推出可能为薯类主食化打开新的市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及相应的投资机会。长远来看,成功推动土豆主粮化的策略也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改善。
正文:
在中国,土豆被改造成“大米”,并推出全球首款“土豆米”。这一生产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经过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及其团队五年多的研发,成为世界首条能够将新鲜马铃薯转化为干燥大米的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自主创新技术领域的进步。
“土豆米”不仅保留了土豆90%的营养成分,而且相较传统精制米,其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7%。由于加工过程中土豆经过高温高压熟化,消费者无需淘洗,蒸煮所需的水量与时间均低于白米饭。消费者反映,土豆米的口感既有大米的感觉,又带有淡淡的土豆香味。目前,“土豆米”的售价为66元两盒,每盒净重约950克。
项目的初步反馈显示,尤其在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群中,土豆米的复购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接受度和需求。生产相关人士也提到,市场上对该产品存在供不应求的趋势。“土豆米”生产线的成立不仅推动了薯类杂粮的主食化,还有助于提升加工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如今推动“辅粮变成主粮”正具有战略意义,能有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土豆米”研发目的是让高产土豆成为主食之一,实现从副食品向主食的转变。
在研发过程中,吴奇院士团队利用大分子物理理论以及高分子挤塑造粒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等,将新鲜土豆转化为米粒状产品。此外,拥有较强的饱腹感和较低的升糖值使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食用有重要价值。
然而,实现土豆主粮化的目标并非易事。虽然近年来土豆主粮化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但依然受限于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市场化程度。2019年,中国鲜食消费的比例占到了66%。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土豆米的市场前景仍有待观察。
随着可持续健康饮食的趋势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杂粮米。“土豆米”的推出和选育土豆专用品种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实现土豆产业的整体提升。
发布时间:
2025年3月20日 09:00:01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