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泰国人均年零食消费量达到10.52公斤;东南亚人口为6.7亿,35岁以下占比超过50%;2028年零食市场规模将突破430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8.68%;洽洽食品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54%;2024年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7.6%。
线索:
东南亚零食市场快速增长吸引了许多中国品牌的关注。中国零食企业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包括建立本地化生产设施和利用电商平台推广产品。同时,中国品牌面临着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以及在合规和本地化上的挑战。
正文:
2023年,泰国人均年零食消费量达到10.52公斤,相当于每两天食用一袋薯片。东南亚零食市场因其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增长消费能力,持续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吸引了众多中国零食品牌的投资与扩展。
盐津铺子宣布计划在泰国投资2.2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此事迅速成为东南亚财经讨论的热点。早前该公司还在越南成立了子公司;同类的如洽洽食品、卫龙等品牌也在东南亚市场积极布局。东南亚六国合共拥有6.7亿人口,其中年轻人占比超过50%。根据Statista的预测,到2028年,东南亚零食市场的规模将超过4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68%,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2%。因此,东南亚已成为全球零食行业的重要竞争市场。
在印尼,人均年零食消费量为3.3公斤,并且年轻人对零食的健康和趣味性需求不断上升,超过70%的消费者愿意为低糖和高蛋白零食支付溢价。健康消费趋势在东南亚各国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支出意愿明显增强。报告显示,整体快消品类别都有至少两年的连续增长,零食类增长最为突出。
为适应东南亚市场的变化,中国零食品牌积极借助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在菲律宾,卫龙辣条通过TikTok参与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超过百万美元;在泰国,劲仔小鱼干利用Shopee平台取得了10万包的单日销售记录。
中国旺旺在202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其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同时洽洽食品的海外收入和劲仔的自营出口销售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包括TikTok等平台,许多中小品牌也得以借力进入东南亚市场。
中国品牌面临本土品牌的反击,例如印尼的印多福公司开始推出低卡路里的“Chitato Lite”系列,目标是抗衡中国品牌的健康零食。与此同时,中国品牌的本地化与合规也遭遇挑战,包括全球各国饮食习惯的差异和各自的食品法规。
中国公司在东南亚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中国品牌在市场上逐渐受欢迎,但在当地的零售渠道货架占有率仍显得不足,常常低于1%,说明出海之路仍然艰难。
今天的中国零食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竞争,如同当年丝绸之路的商船,不过如今的竞争更多是在标准化、效率和文化层面上的较量。
发布时间:
2025-03-19 18:07:41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