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
– 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对锂需求将达55.2万吨LCE。
– 截至2024年,日本在全球固态电池申请专利中占比36%,中国和韩国分别为27%和18%。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统计中,中国企业占70%市场份额。
线索:
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将显著影响电池产业供应链,可能导致锂等材料需求激增,为相关材料供应商提供投资机会。然而,技术的推广也意味着竞争加剧,特别是日韩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快速进展可能对中国企业构成压力。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将改变当前电动车的续航和安全性,加速相关市场的变革,但竞争的加剧也需要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以维护竞争优势。
正文:
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的一代电池技术,随着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公司开始制定固态电池的开发时间表,这一技术的量产进入倒计时阶段。固态电池不仅在安全性和续航能力上优于现有的液态锂电池,其能量密度更高,能够达到500Wh/kg以上,并且使用寿命可超过万次。
当前的液态锂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前者续航能力及低温性能较差,后者在安全性上表现不足。固态电池在这些领域可以有效弥补缺陷。特别是在高安全性和高瞬时充放电的应用场景中,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固态电池的性能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大幅扩展其市场空间。
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固态电池的应用将大幅提升对锂资源的需求,预计2030年将达到55.2万吨LCE,而2024年全球锂需求约为115万吨。此外,固态电池对生产设备的需求将也会增加,随着市场扩展,整个设备市场的规模可能会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基础,早在2002至2014年其相关专利申请占据了54%的市场份额,而最近几年日本政府持续加大对固态电池产业的投资。相对而言,中国的研发起步稍晚,虽然马不停蹄地追赶,但已失去部分技术优势。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中,中国在液态锂电池上取得了主导地位,预计到2024年将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然而,面临固态电池的转型,日韩企业将在新技术领域继续施加压力,这需要中国企业保持警惕并加大研发力度。
固态电池的竞争可视为中日韩之间的再次较量。在羸弱的日韩电池产业中,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市场转机的重要砝码。而在中国企业中,固态电池若能力争上游,将有可能终结多年来的中日韩电池三分天下的局面,使市场回归中国。
发布时间:
2025-03-14 07:30:15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