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激增,今年已完成11家港股IPO,募集资金1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9亿元大幅提升。多家中资券商主导保荐市场,并逐渐取代外资投行。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多家知名企业正在排队赴港上市,潜在募资额较高,有望成为重要“后备军”。
线索:
内地企业频繁赴港IPO的现象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机会与风险。中资券商的主导地位与市场回暖为其带来更多主动承销的重要性,但外资投行的活跃度减弱也可能影响市场竞争。同时,企业选择中资投行作为保荐者的趋势,也表明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的紧密联系。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排队,可能会出现更高的市场动荡与机遇。
正文:
近年来,内地企业再度积极选择赴港上市,伴随着这一热潮,中资券商在保荐市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在2025年的开年,赤峰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首单“A+H”上市企业,中信证券作为独家保荐人,为其成功上市提供了重要支持。
根据报道,3月12日的数据表明,2025年的港股IPO数量迅速增加,募资总额高达12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9亿元大幅增长。其中蜜雪集团及赤峰黄金的净融资额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32.9亿元和26.76亿元。这一现象标志着港股市场的复苏已成为过去两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市场的复苏,许多行业巨头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也已提前递交上市申请,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日渐增加,为中资券商的保荐业务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多家中资券商借助与内地企业的关系和价格优势,主动争取港股IPO项目,已逐渐取代外资投行,成为保荐市场的主力。数据显示,当前中资券商参与的IPO项目数量大幅上升,其中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参与了多达9家IPO项目。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外资投行的持平增速,其参与的IPO项目数量普遍较少。在市场的变化中,部分外资投行逐渐将重心转移至再融资业务上,造成中资投行独自占据IPO市场。
在即将到来的众多“后备军”中,有124家企业目前已在等待港交所的审核。在已递表的企业中,中资券商再次成为主要的保荐力量。这其中,有多个募资额预期高的项目,例如宁德时代,其港股募资额有望达到50亿美元,市场瞩目程度极高。
票据市场的变化显示,中资投行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优势,在承销金额方面也逐渐上升,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整体来看,内资投行借助市场回暖势头及与内地企业的关系,全面拓展了港股IPO业务,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
2025-03-12 19:46:1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