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保时捷在2024财年的全球交付量下降3%,中国市场交付量分别在2022、2023年同比下降15%和28%。新年初兴召开中国经销商大会,要求补贴,且保时捷计划增加8亿欧元投资用于产品线研发、软件服务和电池技术。
线索:
保时捷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虽然其豪华品牌地位无法撼动,但需求的多样性与智能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使其传统优势受到威胁。这种市场变化可能预示着对于高端汽车品牌而言,适应用户需求、提升智能化与定制化服务将构成新机会。而同时,过于依赖传统燃油车的策略风险也不容小觑。
正文:
保时捷自2001年在中国开设首家门店以来,成功满足了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需求,主打豪华与超豪华品牌之间的市场。然而,随着新能源潮流的兴起,外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普遍下滑,保时捷亦受其影响,2022年在华交付量首次出现下滑,2023年和2024年交付量分别同比下降了15%和28%。尽管在德国、北美和欧洲市场均创下销量纪录,但整体全球交付量在2024年也小幅下滑3%,主要受到中国市场的拖累。
在财务方面,保时捷报告2024财年营收微降1%至400.8亿欧元,销售利润为56.4亿欧元,同比下降22.7%。尽管如此,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接近历史高位,反映出经营状况仍相对良好。
面对市场需求降低与价格战的挑战,保时捷不得不对经销商采取补贴措施,最终促成了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了应对未来挑战,保时捷决定不再急于转向电动化,延长产品过渡期,确保仍然提供内燃机与混动版本的车型组合。在2024年,保时捷向市场投放的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7%,在外资豪华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保持核心车型911的生存和发展,保时捷计划更多推出内燃机车型,新款911旗舰车型以及限量版车型都在规划中。保时捷重申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是“质大于量”,维持产品质量与品牌调性比销量更为重要。
为更好地服务高消费力用户,保时捷通过增加定制化服务产能,计划将Sonderwunsch项目的容量增加三倍,并将其推广至全球。公司还打算优化经销商网络,自2024年起优化经销商数量,至2026年底预计减少至约100家,从而应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能力。
保时捷还意识到,随着消费偏好的改变,用户对智能化的诉求越来越强,因此在2024年增设技术部门来加强本土化研发,包括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此外,保时捷还引入了小鹏汽车的技术合作,进一步补齐智能化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与挑战,保时捷还计划追加8亿欧元的投资,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根据这些策略的实施,2025财年,保时捷预计销售回报率将在10%至12%之间,营收大约为390亿至400亿欧元。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03:2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