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2. 金融 » 商业银行

中国商业银行同业存单扩大至21万亿元

2025-03-17

数据:

同业存单备案规模约为21万亿元,较去年初增加32.48%。工商银行同业存单备案规模增幅达80.97%。截至3月12日,299家银行合计备案规模约为32.7万亿元。

线索:

同业存单备案规模的显著增长或反映出银行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尤其是存款流失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对同业存单的依赖加大。此外,同业存单利率的上升也说明了资金成本加重,未来可能会影响银行资金运用策略和整体盈利能力。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与央行政策方向对银行及市场的潜在影响。

正文:

今年以来,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和备案规模均明显上升。据建设银行披露,其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的同时,国有六大行与12家全国性股份行的同业存单备案规模也已全部出炉,总额约21万亿元,较去年初的备案规模增加了32.48%。其中,五家大行和三家股份行的备案规模增幅均超过30%,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增幅更是超过50%。

市场认为,过去一年中,银行存款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同业存款新规的影响下,信贷投放和地方政府债务承接的资金需求持续增加。大银行为缓解负债压力,主动增发同业存单。然而,伴随利率的提高,银行可能面临显著的融资成本上升压力。尽管降准的预期仍在,但这种背景下,成本压力应当受到重视。

根据Wind数据,2025年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同业存单备案规模合计约为21万亿元,比去年增加逾5万亿元。其中,国有大行计划发行额超过10万亿元,增幅分别为46%、20%左右。

对于各个银行而言,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备案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工商银行的增幅最大,达80.97%。股份行中,浦发银行的计划发行规模超过1.5万亿元。考虑到央行对同业存单的管理措施,部分银行因存款流失而加大对同业存单的依赖,年末调增备案额度以应对资金流出。

整体而言,截至3月12日,299家银行的备案规模约为3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了约5.81万亿元。报告中提到,银行缺乏吸纳负债的能力,同时需要补充信贷与地方债的资金缺口。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银行通过增发同业存单以尝试“借钱”,但这一策略对于控制负债成本并不有利。当前同业存单市场呈现量价齐升,AAA级的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均已提升至2%以上,这说明信用利差和资金压力较大。

长期来看,银行的“缺钱”问题或需要依赖央行的货币政策,包括降准和其他政策工具,以放缓融资成本的上升。

发布时间:

2025-03-12 23:12:07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6 W

文章

27.4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