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4年,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整车出口主要国家为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等;预计2025年出口量增至700万辆。
线索:
中国汽车出海正经历快速增长,但也面临行业协同不足、汇率风险及政策法规挑战等多重困难。具体的投资机会包括整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增长,特别是新能源车型的国际市场拓展。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协作加强下,未来将有利于市场的拓展与风险的规避。
正文:
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新的里程碑,出口量达到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2024年的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同时,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的出口金额也分别达到了1173.5亿美元和93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和6.6%。从2020年的108万辆到2024年的64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量实现了近五倍的增长。
然而,尽管增长势头强劲,汽车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企业在出海时缺乏必要的协调,行业协会体系仍然存在差距。此外,汇率波动和资金回流等跨境经营风险也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构成威胁。
为促进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安徽、广东、贵州等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出台专项政策以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例如,广东省明确提到要支持企业抓住订单,拓展新兴市场和消费潜力。
在出口市场方面,近两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西欧和东南亚表现突出,销售呈现高质量增长。其中,比利时、巴西、英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将达到700万辆,同比增长约10%。
此外,随着出海进程加快,中国车企的产业生态也在逐步向海外延伸。企业如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已经在海外设立了生产基地,并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不过,行业仍需面对市场竞争、政策法规变化、供应链本地化和文化差异等挑战。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也针对如何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统一的海外市场数据库、推动新能源汽车标准互认等。
发布时间:
2025-03-10 18:42:2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