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该基金将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集中投资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尖端科技领域,成为单支规模最大地方国资基金。
线索:
深圳市国资委推出的500亿元国资基金,将为各类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广泛的投资支持,特别是早期项目占比将达到40%。这些措施可能会激活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但也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稳定、技术更新迭代等风险。同时,深圳国资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将采用长达15年的投资周期,这将鼓励更多创新企业获得耐心资本支持。
正文:
深圳市国资委于2025年3月7日宣布,将筹设一项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地方国资基金,专注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这笔基金被称为深圳迄今为止在上述投资领域中公开披露的单支资金规模最大地方国资基金。
在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关于科技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增加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特别提到要注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作为响应措施,深圳国资国企计划聚焦于“20+8”全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基金网络,覆盖从种子轮到IPO的投资全周期,确保A轮及更早期项目不低于40%,而B轮和C轮项目不低于20%。
此外,深圳国资委将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初创企业进行走访,目标覆盖不少于10000家企业,推进至立项尽调阶段的企业不少于1000家,以便为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提供至少100亿元的创投支持。这项500亿元的基金将成为深圳在科技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战略的重点。
深圳国资委还计划将创新创业类基金的存续期限延长至最长15年,并设定差异化考核指标,专注于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评估。这将帮助投资机构更有信心进行长期投资。
历经多年的改革,深圳国资国企已形成创业、创新和创投相互协同发展的模式,至2024年底,各类基金超过500支,总规模超7000亿元,其中超过90%的资金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近年来,深圳市涌现出多家“硬科技”企业,深圳国资在这些企业的背后扮演了关键角色。例如,深创投先后参与了乐聚机器人和越疆机器人的多轮投资,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深圳国资委表示将持续为科技企业提供耐心资本,帮助其稳定发展。
深圳国资在支持科创企业的同时,也在布局科技证券、保险、担保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例如,国信证券正在转型为领先的科技券商,力图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化解金融风险并提升融资能力。
例如,欣旺达动力便是深创投的投资对象之一,通过对其进行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促进了企业与纽一系列相关投资企业的合作,助力其在市场上的拓展。
发布时间:
2025-03-07 15:27:25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