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64家银行已披露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合计备案规模29.9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3万亿元。
线索:
随着银行同业存单备案额度的扩大,可能反映出银行在负债吸收乏力、资产持续扩张的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可能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尤其在同业存单市场上,但也伴随着风险,特别是银行资金流动性可能受到影响。
正文:
2025年,各银行陆续公布了同业存单的发行计划。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已有264家银行发布备案计划,总金额达到29.96万亿元,较去年增加了5.63万亿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部分国有资金在业务拓展中遇到的负债吸收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除建设银行外的5家国有大行的发行额度为8.69万亿元,增加了2.75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的额度增加了1万亿元,成为增幅最大的银行。同时,12家股份制银行的同业存单发行额度达到10.03万亿元,增加1.75万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的增长尤为显著。
同业存单备案额度的上升可能是银行主动应对负债吸收受限的措施。由于部分存款利率的下调,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减弱,许多银行在资金缺口出现后,选择增加同业存单或债券来增强负债能力。根据数据,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大行的同业存款减少了4.3万亿元,而中小银行同样面临负债压力,必须通过同业存单来维持流动性。此外,在高息揽储渠道被锁定后,传统负债来源也受到限制。
2025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同业存单的合计发行规模为2.76万亿元。其中,股份行发行规模最大,达到9098亿元,而国有行和城商行的发行规模分别为8924亿元和8290亿元。2月中的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自2.0%上升,反映出市场对资金的需求紧张。
在二级市场,存单收益率仍然存在局部倒挂现象,时间越短的存单收益率下降幅度越大。3月被视为关键月份,市场对于同业存单的需求有可能会增加,尤其是在信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的负债压力缓解时,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配置需求的提升。
发布时间:
2025-03-07 18:56:3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