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735个美妆品牌中,484个(65.85%)实现交易额增长,239个(32.52%)交易额下滑。
线索:
当前中国美妆市场面临品牌分化与消费价值迁移的趋势。虽然国货品牌表现出色,外资品牌依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增长速度的差异预测将在未来影响电商渠道的表现,同时细分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将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正文:
随着“全球美妆一哥”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负增长,表明中国美妆市场已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品牌分化和价值迁移加速发展。根据2024年的销售数据,共筛选出735个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美妆品牌,其中484个品牌实现交易额增长,占比65.85%;239个品牌则出现下滑,占比为32.52%。虽然行业中存在悲观声响,整体增长态势依旧显著。
在这一市场结构中,品牌数量呈现“金字塔”形态:低规模品牌最多,尤其是1-5亿规模的品牌占72.9%。尽管50亿以上的品牌面临增速放缓,但行业整体表现仍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
线上销售额前20名品牌中,巴黎欧莱雅的交易额最高,达到134.74亿元,其次是珀莱雅、韩束。国货品牌的表现强劲,共有7个国货品牌进入前20名,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在增长品牌中,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低基数品牌的快速增长,二是成熟品牌的稳步提升。电商渠道的变化可能影响未来品牌的增长,尤其是初创品牌如何持续其增长速度。而面对竞争加剧,成熟品牌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此外,市场中细分赛道如口腔护理、母婴护理表现突出,能吸引到各类新锐国货品牌。尽管男士护肤市场交易额有所下滑,部分国货品牌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行业结构的变化让创新与精准理解消费者需求成为品牌未来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国货品牌通过差异化策略与渠道创新不断突围,而外资品牌则依靠高端化壁垒稳固自身,未来的美妆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发布时间: 2025-03-05 14:22:0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