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3. 科技 » 人工智能

DeepSeek加大开源AI模型力度,多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

2025-02-24

数据:

DeepSeek宣布将加大开源AI模型力度,开放5个代码存储库。多个高校开设DeepSeek课程,特别是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在AI领域的深厚影响力,培养出众多顶尖人才。

线索:

DeepSeek的开源策略可能会促使更多AI初创公司聚焦社区驱动的创新,开拓更多投资机会。然而,市场也可能因此出现竞争加剧的风险。清华与浙大的模式受到关注,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教育与科研结合带来的新兴企业。

正文:

DeepSeek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没有象牙塔——只有纯粹的车库能量和社区驱动的创新。”在2025年2月21日,该中国AI初创公司宣布将加大开源AI模型的力度,自下周起将再开放5个代码存储库,称这一举措为“小而真诚的进步”,并承诺将完全透明地分享其技术。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曾在采访中指出,该公司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将其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商业化,而是希望通过开源来增强其“软实力”。同时,随着DeepSeek的开源计划,多所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等,在本月均宣布开设与DeepSeek相关的课程。上海交通大学表示,他们已部署DeepSeek升级课程的AI学习工具,而深圳大学强调,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技术、以及在安全、隐私和道德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自去年12月以来,DeepSeek的用户群体快速增长。据AI产品跟踪网站Aicpb.com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25年1月11日,DeepSeek的每日活跃用户达到了2220万。DeepSeek的人工智能进展被外界称之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浙江大学培养了许多顶尖人才,其AI发展模式也受到了极大关注。与清华大学的AI人才培养模式并肩成为中国新一轮AI发展的关键力量。

最近,梁文峰和另一位AI创业者杨植麟的论文相互“撞车”,引起了讨论。他们的研究均围绕算法优化展开,前者关注的是原生稀疏注意力,后者则提出了块注意力混合的新方法。

清华大学依托顶级实验室“姚班”和“智班”,集中突破通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关注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和芯片架构等领域。清华系的毕业生在国内众多顶尖AI公司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包括月之暗面的杨植麟与智谱AI的张鹏等,均为清华校友。

浙大则以“竺可桢实验班”为核心,通过学科交叉与场景驱动的模式,促进AI在医疗影像和金融科技等垂直领域的迅速应用。“竺院”的学生背景多样,培养了包括DeepSeek的梁文锋在内的众多杰出校友。

自“混合班”机制成立以来,浙大已培养出多名前沿AI人才,强调学生的理工科基础,促进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迅速成长。同时,清华教授聂再清也指出,清华和浙大的基础教育扎实,为AI算法的原创研发提供了强大基础,而浙大推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激励了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

2025-02-22 15:55:23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5 W

文章

17.4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