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进展

2025-02-24

数据:

2024年甘肃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减少1059平方公里,数量减少13个,严重超采区实现清零;压减地下水7300万立方米;用水总量117.2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9.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1.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8平方公里。

线索:

甘肃省在地下水超采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施水源置换和节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使用及提升用水效率。这可能为相关水资源管理、节水技术和环保产业带来投资机会。同时,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也为其它水资源紧缺地区提供了借鉴,可能吸引政策支持和外部投资。但需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对水源的影响及治理效果的持续性。

正文:

最近在甘肃省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24年甘肃省实施了一系列针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措施。与2016年相比,超采区的面积减少了1059平方公里,数量减少了13个,并且所有严重超采区已实现清零。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60%以上的水来自兰州上游河段。黄河在甘肃地区流经900多公里,对流域内1800多万人的生活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由于历史和气候等因素,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张掖市甘州区属于全国中度缺水地区,长期的地表水不足导致地下水被超采且水位下降。在过去五年中,该区积极实施“井转河”等水源置换调蓄工程,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预计在2024年,该区将减少地下水使用7300万立方米。

在进行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同时,甘肃省还大力推广节水用水,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2024年,全省用水总量为117.27亿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了19.4%和21.5%。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甘肃超额完成了“十四五”期间的目标任务。

此外,甘肃省在河湖管理和生态治理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天水等地的10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完成了整改,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298平方公里,修建了24万亩梯田和109座淤地坝,同时还新建了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使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1%,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双降低。

发布时间: 2025-02-23 00:00:0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4 W

文章

16.4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