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5615亿增长到3.5万亿,增速为每年25%。2024年无人机注册接近60.8万,持证飞手约22.5万人,占比37%。飞行器自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月薪为29435元。
线索: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内外的投资者带来了广阔的机会,特别是无人机产业、载人飞行器市场和空中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随着对无人机操控资格的要求提高,相关培训机构、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可能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市场需求。投资者需关注行业标准与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合规风险和市场波动。
正文:
低空经济的概念是以3000米以下空域内的各类航空器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航空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与飞行保障服务等方面。近年来,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飞速增长,2023年它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重视,标志着这一领域的潜力及重要性。
根据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615亿,2035年预计将达到3.5万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核心领域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载人飞行器与空中基础设施。无人机领域已经由简单的玩物转变为专业生产工具,参与在农业、物流等多个行业中,尤其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显示出其高效的功能。载人飞行器的技术也在迅速进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已开始进入市场,部分城市已开通空中出租车航线。
然而,低空经济并不仅仅是科技前沿的美好蓝图,它也给普通人带来了新的职业机会。以无人机飞手为例,近年来需求剧增,相关岗位提供了较高的薪资水平,经过合格的培训后,他们可以找到较为高薪的职业。但是,同时也面临着高门槛,如持证要求和行业标准,2024年实施的新规要求飞手必须拥有相关无人机飞行执照。
当前,许多行业如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及娱乐产业对无人机操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成为了新职业的旺地。而高薪和技术岗位的发展同样受到关注。湖畔大学的《低空经济领域人才供需数据洞察》报告指出,航空航天设备、智能制造及信息技术领域,人才需求持续高涨,年轻求职者中本科学历以上者占比72%。
然而,虽然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也不乏挑战。部分工作环境艰苦,比如在偏远地区操作无人机,周期长且需面对各种气候变化。薪资方面,媒体发现初入行业的飞手,月薪上万并不普遍,7001元至8001元及5001元至6001元的水平更为常见。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偏好愈加明显,特别是在空域管理和低空导游岗位上。
低空经济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面临挑战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行业逐渐成熟,这一领域将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机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5-02-21 15:48:0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