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外资在华大项目逐渐增多,2025年计划投资额达330亿美元,涵盖新能源与医疗领域。
线索:
外资企业的投资方向与项目类型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在新能源、医疗等高技术领域将成为重点。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是增加投资布局的机会,但也需关注全球经济环境对外资流入的潜在影响。
正文:
2013年,中国首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近年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不断减少,2024年版已缩减至29条。2025年,多个外资项目取得新进展,包括特斯拉在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以及丰田在上海的雷克萨斯研发和生产基地。专家指出,这些外资项目的数量创下历次新高,显示出中国在引资结构中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在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领域。
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不断加码,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日前正式投产,计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此工厂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9个月,体现了中国的高效营商环境。这一工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合,助力了特斯拉在华的业务扩展。丰田也在上海建立雷克萨斯电动车及电池的研发公司,计划于2027年开始投产。
医疗领域的外资投资同样显著增长。例如,赛诺菲在北京进行的生物原料药项目投资约10亿欧元,成为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此外,西门子医疗还在深圳启动了一个新基地,预计在2027年底投产,这将显著提升其在华的创新能力和产能。
随着中国政策的逐步开放,例如2024年清除制造业外资限制,外资在医疗和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兴趣持续增加。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发达的供应链体系都是重要的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高技术外资项目的落地,预示着中国未来将继续优化外资结构,吸引更多优质外资。
发布时间:
2025-02-18 00:0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