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2月14日,15个地区发行3780.5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线索:
隐性债务的清零政策正在逐步实施,然而原有债务本金并未减少,地方政府仍需扶持城投公司。此外,有关政策可能推动投资机会,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财务健康和持续融资能力。
正文: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积极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截至2月14日,已有15个地区发行了3780.56亿元的债务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随着中央“6+4+2”万亿元化债政策的实施,多个地区已有隐性债务清零的成效。然而,专家指出,尽管隐性债务显性化,原有的债务总额并未减少,实际的清偿压力依然存在。城投公司在“退平台”后,仍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实现自给自足。
数据显示,今年已发行的置换债券集中在浙江和陕西两地,超过500亿元的发行额度。整体而言,置换债务的发行期限普遍偏长,12个地区发布的33只债券中,30年期债券占比约36%。此外,财政部长此前提出,将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这为地方政府的债务调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截至2023年末,隐性债务的余额为14.3万亿元,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需在2028年前消化的隐性债务将减至2.3万亿元,年均处理债务的压力也随之降低。市场分析表明,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地方债务利息支出也显现减少趋势,利率下降将有效降低未来的债务压力。部分地区已成功实现隐性债务清零,例如内蒙古、吉林和江苏等地。
对于城投公司而言,政策的调整使得“退平台”的步伐加快,但真正的产业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地方政府需帮助城投公司剥离债务,优化资产管理,推进必要的市场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投公司需要能够培育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以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
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财税改革将为推进地方财力的自主性提供更大的空间,促使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之间建立更为市场化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重收益。
发布时间:
2025-02-17 09:01: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