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5年2月14日,TikTok在美国重新上线,吸引了1.7亿美国用户的关注。针对“不卖就禁”法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国会质询中坚持捍卫用户的自由,表明出强烈的捍卫态度。美国国会于2024年4月通过了该法案,TikTok随后进行了法律抗争。
线索:
分析TikTok在抗击“一刀切”法案中采取的法律、技术和民意层面的应对策略,可能会揭示出未来社交媒体企业在类似政局中如何保持生存的机会与风险。此外,TikTok的成功复活可能会引起其他企业对其市场策略的借鉴,但同时也可能引发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正文:
2025年2月14日,TikTok在美国再次上线。美国1.7亿用户对此充满期待,重启下载按钮。因此,TikTok的存亡争斗仍在继续,CEO周受资一直在进行极限自救。2024年3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不卖就禁”法案,周受资公开表示:“我们会为用户的自由战斗到底”,这成为了TikTok的自救宣言。
过去一年对TikTok的审查达到了顶点。2024年1月31日的国会听证会中,周受资成了炮火的焦点,面对参议员汤姆·科顿的抨击,他耐心回答所有问题。听证会后,90%的用户表示支持周受资的立场,尽管少数议员后来秘密策划了一项禁止其运营的提案。
最终,国会通过的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在270天内转让该应用,否则应用将在2025年1月19日后被禁用。周受资未选择放弃,反而通过法律手段发起诉讼,对抗此不当法案。TikTok辩称该法案挑战了宪法 第一修正案,并侵犯美国人的言论自由。
在技术层面,TikTok提出“得克萨斯计划”,确定将美国用户的信息存储在甲骨文,努力解决监管担忧。民意层面,TikTok通过内置的弹窗提醒用户该法案如何损害他们的权利,并主动引导用户联系国会议员。
面对美国政府的施压,清华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认为周受资的应对非常成功。而TikTok自2017年进入美国以来,发展迅速,用户数不断增长,成为创作者的重要平台。
2025年1月,由于最高法院以9:0裁定TikTok败诉,TikTok于1月18日停止了在美服务。在此之后,不少用户转向其他平台。然而,TikTok在随后的14小时内宣布恢复服务,因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使得法律不再执行,延长了TikTok的生存期。
TikTok的复活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七年来,这场围绕TikTok的争斗体现了技术、商业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
发布时间:
2025年2月16日 08:36:54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