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预计到2024年约7万亿元,到2035年将上升至30万亿元,老年人中70%以上生活在未适老化的环境中。
线索: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适老化改造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尤其是在硬件设施改造、智能设备适配、服务模式创新和数字鸿沟跨越方面,将吸引众多企业。但政策不完善和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使得许多企业仍然未能进入该市场,行业的发展需依赖于对需求的深入理解及资源的有效整合。
正文:
中国正在快速迈入老年社会,伴随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银发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24年,银发经济的规模将达到约7万亿元,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0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这一市场潜力可与房地产市场相提并论。然而,目前中国2.8亿老年人中,仍有超过70%的人生活在未适老化的环境中,易受到各种安全隐患的威胁。
适老化改造,虽看似细小的领域,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撬动万亿市场的“隐形冠军”。老年人不仅需要养老院和保健产品,还需要一个无障碍的生活生态系统。这不仅是产品需求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与伦理的体现。
要想在这个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关键在于识别老年人的真正痛点。老年人适老化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硬件设施改造、智能设备适配、服务模式创新和消除数字鸿沟。例如,针对6000万空巢老人的家庭需求,硬件改造的市场潜力超过千亿;智能设备如带有自动升降功能的马桶在老龄人群中更受欢迎;创新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涌现,比如某社区推出的“72小时极速适老改造”服务。
但面对这一市场,绝大多数企业仍未涉足。问题主要出在复杂的手续和不统一的政策标准上。许多企业发现,申请补贴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繁琐的流程以及各地补贴标准不一,令企业难以制定统一方案。
行业标准缺失也是一大痛点,目前适老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若干产品不适合老年人使用。总体而言,适老化市场亟需建立统一标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群体。
企业面临的另一挑战是老年群体对价格的敏感性,很多潜在的客户预算不一,从而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企业常常在决策时忽视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如推出的产品功能与老年人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在未来十年,适老化市场的赢家,将是那些深刻理解老年需求、具备综合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对于适老化市场来说,其宗旨应从单纯的“养老”转变为“享老”,满足老年人更深层次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提升,市场潜力将愈加显现。政策将会逐步优化,数据壁垒打通的可能性增加,市场的整体爆发已成为必然。同时,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关注用户需求,才能在适老化改造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布时间:
2025-02-13 10:46:07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