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4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9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财政收入前十省市:广东(13533亿元)、江苏(10038亿元)、浙江(8706亿元)、上海(8374亿元)、山东(7711亿元)、北京(6373亿元)、四川(5635亿元)、河南(4399亿元)、河北(4310亿元)、安徽(4041亿元)。
线索:
近年来,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整体放缓,西部地区的增速逐渐超过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在非税收入的推动下,财力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在未来,由于资源税和结构性减税的影响,一些地区面临财政压力,需关注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包括可能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和改善。
正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地方财政收入受到经济基础和财政体制的双重影响。自2001年至今,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的财政收入始终位居前五。特别是,广东省财政收入因其强劲的GDP增长,已连续34年名列第一,2024年收入达到13533亿元。
东北地区的财政收入曾在计划经济时期保持较高水平,但改革开放后增长乏力,排名逐年下滑,辽宁和黑龙江均未能恢复往日的辉煌。相对而言,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而上海则凭借发达的服务业和外贸出口税收依旧保持优越位置。
2024年,整体财政收增速放缓,西部地区增速超过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因非税收入提升表现突出。随后,2024年财政收入排名显示,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变动,特别是陕西因资源税下滑而排名下降,湖南位次上升。
展望未来,财政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中央财政对地方事务的支出责任也将得到重新审视,以期推进更为均衡的地区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2-13 16:51:01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