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3. 科技 » 人工智能

DeepSeek威胁印度代码编写优势,政府需加大AI投资

2025-02-13

数据:

DeepSeek对印度代码编写优势造成威胁,印度私营部门规避风险,亟需政府支持;DeepSeek以低开发成本开源,未来影响印度高技能工作者;外国公司正在挖掘本地人才,印度AI发展急需基础技术。

线索:

DeepSeek的崛起可能为科技行业带来颠覆性的竞争,同时也可能对印度经济形成压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由于印度在生成式AI研究投入不足,此时市场被外企主导的风险加剧,可能导致本地高技能工作者失业,同时也抑制了未来人才的成长。此外,国家政策和支持不足,使得即便是有潜力的项目也难以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正文:

有媒体报道称,DeepSeek正在威胁印度在21世纪努力建立的重要优势:大规模代码编写。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印度的私营部门却对风险规避,对回报不确定的研究项目不愿支持,迫使国家必须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DeepSeek在上月以开源许可形式发布,其开发成本远低于ChatGPT和Gemini等竞争产品。美国科技行业和投资者将DeepSeek视为颠覆者,这也显得合乎情理。与此同时,印度却对这一经济与政治的较量视而不见,这种自满的态度可能非常危险。虽然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印度已落后于邻国,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尚未明朗。然而,如果印度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无法善用其软件编程的优势,可能将错失宝贵的机会。

DeepSeek Coder作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编程助手,已经在开发者社区引发了广泛关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其能力预计将持续提升。这类工具的出现将极大提高印度500万代码编写者中一小部分高技能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不利的消息。

如果本土模型的授权费用低于外国人工智能产品,它们可能会被更快部署,随之而来的各行业的效率提升,将会吸纳那些被取代的劳动力。每年有超过250万理工科和医学毕业生若能掌握这些新工具,或许能够带来经济的飞跃发展。然而,政策制定者似乎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新德里去年为“印度人工智能使命”仅投入12亿美元,而和240亿美元制造业补贴计划相比,这实在是微不足道。

在一次会议上,OpenAI的创始人曾表示,印度的初创公司若想用1000万美元创建一个基础模型,完全是“没有希望”。印度的科技公司普遍不愿意在生成式AI的基础研究上投入,因为成功的保障并不明确。虽然一些资金被用于调整现有模型以支持当地语言,但据新加坡全球创新基金的专家表示,外国方案不仅能处理印度语言,还有更多功能,可能使这些本土努力变得相形见绌。

当前,47%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国,18%在美国,而印度只有5%,因为大多数人才流向了美国。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航空正在利用印度的人才进行复杂研究,但印度缺乏支持深度研究的环境,也没有急迫感去营造这样的环境。

同时,公共部门的关注不够,私营部门的意愿更是乏力。印度首富最近宣布计划建立全球最大的数据显示中心,并正在采购重要的芯片。然而,仅仅拥有基础设施是不够的,推动自然语言处理突破需要通过数百次模型构建的尝试,而这些每次都需耗费数百万美元。尽管班加罗尔的外包公司本应在前沿,但它们却不愿意进行大胆的投资。

20年前,曾流行的观点认为“印度是下一个中国”,发展水平只落后约十年。当时,一些著作和金融产品专注于中印关系。然二十年后,这种类比已显得苍白无力。印度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进展,但中国通过科技提升已拉大经济差距。中国在无人机、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导者,如今还扩展至生成式人工智能。

如果印度不想永远沦为人工智能工具的进口国,就必须掌握基础技术,而这需要政府对研究型大学和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科技政策制定者必须抛弃对失败的悲观预期。

发布时间:

2025-02-12 15:23:0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4 W

文章

15.5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