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多个城市土地市场在2025年表现回暖,专项债收储土地引发关注,涉及44宗土地,收储金额超过159亿元。
线索:
土地市场活跃的背景是多个城市积极推地及央国企较大规模的拿地活动。随着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逐步恢复,可能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然而,民营企业在拿地方面的谨慎态度仍然突出,这可能限制其规模扩张。此外,专项债用于土地收储可能会降低土地库存,有利于地价稳定和促进市场回暖,但这一过程也需关注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正文: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表现出色,以“开门红”形象展现出土地市场的回暖。业内人士认为,专项债收储土地可能是2025年市场的一大亮点。
例如,在2月11日,北京朝阳区进行了“打包”地块成交,保利和金茂联合体以87.295亿元竞得三宗地,溢价率达10.5%。这是朝阳区第三次采用组合打包的形式进行土地出让。与此同时,2月8日,郑州市进行的蛇年首场土地拍卖上,金水区一宗住宅地块经过255轮竞争,成交溢价率达87.5%,创造了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仅限于个别城市,1月成都和深圳的多宗地块也引起了市场围观,成功溢价成交。中指研究院的研究总监刘水指出,今年一线城市和其他地方土地推地节奏的加快,推动了住宅及商办用地的出让金同比增长超过10%。中指研究院的另一位研究主管王琳表示,央国企仍在土地市场中扮演主角,民企相对审慎,其在拿地市场上占比较小。
刘水认为,如果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度提升,可能会助力房地产市场回暖。近期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发布利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公告,涉及44宗土地,总金额超159亿元。此外,土地库存较大、价格波动等问题仍需克服。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提到,收储将有助于降低土地库存,稳定地价,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财政政策的积极落实,土地收储的速度也在加快,为市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发布时间:
2025-02-12 06:51: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