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突破3.6万亿元

2025-02-11

数据:

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4年的2.68%;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97亿元,所占比重由4.8%提升至6.91%。

线索:

持续增长的研发经费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未来可能为相关科技和创新型企业带来投资机会。高水平技术的产生及应用将推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快速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研发经费结构不均衡和基础研究的不足也可能带来相应的风险。

正文:

研发经费是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科技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研发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总额超过3.6万亿元。这为推进科技强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稳步上升,从2012年的1万亿元突破,到2019年的2万亿元,再到2022年的3万亿元,最终在2023年超过3.6万亿元。研发经费的增长有效激励了创新活力,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研发投入强度反映出一个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至2024年的2.68%,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第十二,超出了欧盟平均水平2.11%。在强有力的研发经费支持下,我国的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关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国家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在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强了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长远布局。从2012年到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从499亿元增至2497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从4.8%提升至6.91%。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逐步推进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加高水平科研团队,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原创成果。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政策加快完善,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系逐步构建,使得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主体地位,财政资金的有效支持也推动了全社会的研发活动。不过,科技投入具备很强的循环累积效应,其成效往往依赖于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积累,尤其需要稳定的研发经费支持。当前,我国在研发经费结构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例如,试验发展经费占比过高,而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企业的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仍偏低。

展望未来,有必要鼓励和引导多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2-10 00:00:00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4 W

文章

15.5 W

点赞

回顶部